近来,2025年我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暨第七届范蠡科技奖颁奖活动在辽宁大连举办。由浙江万里学院研讨员林志华领衔,联合江苏省海洋水产研讨所等4家单位完结的“文蛤高产优质新种类培养与工业化使用”项目,凭仗杰出的立异效果和工业奉献,从全国很多参评项目中锋芒毕露,荣获第七届我国水产学会范蠡科技奖科学技能进步一等奖。
文蛤是我国重要的海水饲养贝类。但是,长期以来,种质资源阑珊、优良种类匮乏、饲养形式落后等问题严峻限制了文蛤工业的健康发展。
浙江万里学院领衔的项目团队坚持源头立异,完成了全链条技能打破:建成我国首个文蛤种质资源库,为育种供给了坚实的资料根底;成功培养出文蛤“万里红”和“万里2号”两个国家审定新种类,与传统种类比较,成长速度别离提高了24.1%和34.8%,从源头处理了“长得慢”的难题;打破了繁育瓶颈,霸占了规模化繁育关键技能,完成了良种的安稳、大规模供给;此外,还创建了配套的高效生态饲养新形式,推进工业绿色转型。
据了解,“文蛤高产优质新种类培养与工业化使用”效果立异性强,技能效果丰盛,累计获批国家审定新种类2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4项、发布区域规范7项、出书专著2部、宣布高水平论文83篇。经权威专家点评,效果整体到达世界领先水平。
现在,该项目效果已在浙江、江苏等文蛤主产区进行大规模推广使用,累计新增产量超51亿元,新增赢利超33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有力推进了我国文蛤工业的科学技能进步与转型晋级。